t55p1354

标签: 金融业

本以为2025年第一个扛不住的是乌克兰,没想到瑞士这个“永久中立国”先栽

本以为2025年第一个扛不住的是乌克兰,没想到瑞士这个“永久中立国”先栽

本以为2025年第一个扛不住的是乌克兰,没想到瑞士这个“永久中立国”先栽了个大跟头!曾经号称“全球财富保险箱”的瑞士金融业,如今中立面具撕下后,配合美国制裁中伊企业,冻结俄国资产,中东土豪们纷纷转移资产。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瑞士放弃永久中立国立场,配合美国制裁中伊企业、冻结俄罗斯资产,已动摇其作为“全球财富保险箱”的根基,中东土豪纷纷转移资产,瑞士金融业信誉崩塌,这一局面最终重创自身。瑞士的中立传统可以追溯到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当时国际社会正式承认其永久中立国地位,这一原则使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免于战火,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其银行体系更是以严格的客户保密制度和政治中立性著称,吸引了包括中东产油国在内的全球富豪将资产存放在瑞士银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财富保险箱”。然而俄乌冲突爆发后,瑞士一改传统中立立场,选择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冻结了俄罗斯在瑞士的资产,这一决定彻底打破了瑞士维持了两百多年的中立神话,更令人震惊的是,瑞士政府还配合美国对中伊企业实施制裁,这些行为与其长期标榜的中立原则背道而驰。瑞士立场的转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尤其是那些依赖瑞士金融体系的中东国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中东产油国开始将巨额资产从瑞士转移至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国。据报道仅沙特一国就转移了千亿级别的资金,阿联酋和卡塔尔也紧随其后,这种资产转移潮直接冲击了瑞士金融业的根基,当中立原则被打破,客户对瑞士银行的信任也随之瓦解。对于全球富豪而言,选择瑞士银行的首要原因就是其中立性和安全性,一旦这些优势不再,瑞士金融业就失去了其核心竞争力,中东土豪们的资产转移只是开始,更多国际资本可能会陆续撤离瑞士。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的示范作用被削弱,其他国家在类似情况下面临的压力也会增大,同时全球金融格局可能因此重新洗牌,新兴金融中心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可能会迎来发展机遇。瑞士的教训值得深思,在全球化时代,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数百年积累的信誉,而信誉的崩塌却可能在旦夕之间,当中立原则被政治压力所侵蚀,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也就无从谈起,对于瑞士而言,如何挽回国际社会的信任,重建其中立形象,将是其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瑞士的后续动向,如果瑞士不能重新确立其中立立场,其金融业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衰退,而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寻找新的“财富保险箱”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场由瑞士中立立场转变引发的金融动荡,或许正在重塑全球财富管理的新格局。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2025年度衡水金融业口碑榜调查|请为您满意的金融单位“点赞”

9月1日,2025年度衡水金融业口碑榜调查活动正式开启,在我市81家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中,您对谁的产品、服务最满意,就请为它“点赞”吧。参与方式:登陆“衡水日报新闻客户端”,进入“财经频道”,点击“2025年度...
仲裁法实施三十周年丨山东金融业联合会携手济南仲裁委共探金融纠纷高效化解之路

仲裁法实施三十周年丨山东金融业联合会携手济南仲裁委共探金融纠纷高效化解之路

在这一背景下,山东金融业联合会携手济南仲裁委,开创了一条金融纠纷化解高效、专业、多元的新路径,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深耕行业服务筑牢发展根基 自2019年成立以来,联合会深耕齐鲁金融...

上海金融监管局:上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总资产余额27.85万亿

观点网讯:8月28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上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总资产余额27.85万亿元,同比增长5.77%。商业银行本外币总资产余额24.47万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

上海金融监管局:截至2025年7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总资产余额同比增长5.77%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奎)上海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上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总资产余额27.85万亿元,同比增长5.77%。商业银行本外币总资产余额24.47万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大型商业...

#多位金融高管遭降职##金融行业高管降职现象频繁#【副总变成总助、行长降为科

#多位金融高管遭降职##金融行业高管降职现象频繁#【副总变成总助、行长降为科员,#透视金融高管降职背后逻辑#】金融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或正在形成放大效应。8月14日,合众人寿官网显示,公司副总经理王占宇被降为总经理助理。今年4月30日,珠海华润银行在官网披露了2024年公司年报,在高级管理人员名单中,程绍凯的职务从此前的副行长变更为行长助理。今年2月,光大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宋蔚兰突然被调整为天津分行资深业务经理。近年来,金融行业高管被降职的现象愈加频繁,这些人事调整背后,反映出金融机构在业绩承压、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正逐步落实“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人才导向。有分析指出,这些事件反映了金融监管趋严和行业内部治理的强化趋势。从长远看,这种趋势有助于激发金融机构的活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管理团队的竞争意识。

向新求质 金融业持续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金融业快速响应,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金融机构多方联动,积极落实。8月1日,中期协就《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被视为正式打响金融业“反内卷”第一枪。而...

全面呈现人工智能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创新实践92家金融机构线下参展服贸会

本届金融服务专题展览面积达1.1万平方米,两大主题展区各具特色—5号馆“融通开放”主题展集结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支付清算等内外资机构,展示在建设金融强国、推动“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业扩大开放等...

应对呼和浩特市强降雨天气金融业在行动

7月下旬以来,呼和浩特市遭遇强降雨天气,为有效应对汛情,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金融办会同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监管局迅速行动,组织全市金融机构投身防汛工作...
淮南发布金融“半年报”金融运行稳中有进,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2.3亿元

淮南发布金融“半年报”金融运行稳中有进,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2.3亿元

上半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2.3亿元,同比增长4.8%,全市金融运行稳中有进,金融生态整体良好,为助力淮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淮南市财政局(国资委)副局长(副主任)高瞻在发布会上介绍,该市存贷款规模实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