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354

事关出租车、网约车,平顶山通报两起典型违法案例

为强力整肃客运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合法权益,8月12日,平顶山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公开通报两起近期查处的典型违法案例,直指巡游出租车“暗箱加价”与网约车无证经营乱象。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出租车“暗箱加价”

3元钱触碰多重红线

7月24日,市民陈女士通过网约车平台呼叫出租车,行程结束后发现账单中悄然多出一笔未事先告知的“燃油附加费3元”,陈女士质疑平台计价透明度,向市交通运输局投诉,认为自身消费知情权受损。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迅速介入调查,发现该行程基础费用已按平台规则明确列示,“燃油附加费3元”的费用系司机私自添加,既未在网约车平台公示,也未履行法定备案程序,属于典型的“暗箱操作”。此举违反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的明码标价要求及《价格法》相关规定,更严重违背平台合作规则。

最后,涉事司机被责令退还3元加价费用并公开道歉,同时面临交通执法部门的罚款、服务质量信誉扣分以及网约车平台的暂停派单等处罚。

无证网约车非法营运

侥幸心理终食恶果

同一日,执法人员在湛河区巡查中,发现一辆小型轿车疑似非法载客。

经查,该车车内载有1名乘客,驾驶员通过某网约车平台接单,但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道路运输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属于“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

据了解,涉事当事人抱着“通过网约车平台派单,运营轨迹分散,不易被查”“无证经营能逃避成本”的侥幸心理,没想到最后面临严厉行政处罚。

执法部门重申对非法营运“零容忍”立场,呼吁从业者必须依法取得资质,乘客应主动选择合规平台车辆——“合规是对安全最基本的承诺”。

“此类非法营运车辆通常缺乏足额商业保险,一旦发生事故乘客索赔无门,其存在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挤压合规经营者生存空间,而且法律风险高,面临罚款、扣车等处罚,情节严重还将纳入信用惩戒。”该支队机动大队负责人王兆晋强调,他们将“零容忍”打击非法营运。

王兆晋表示,他们将持续把客运市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对价格违规、资质缺失等侵害群众权益、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