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前财长:中国朋友切勿误判形势,只有当美国统治阶级承受的代价足够惨重时,政策才会转向 在美国又一次挑起经贸摩擦的当下,我们得冷静看清形势。希腊前财长瓦鲁法基斯的话点醒人:美方政策不会轻易变,只有他们内部精英吃够苦头,才会真转向。这话听来有道理,可中美博弈背后藏着什么猫腻?美国真会因为自家损失就低头吗? 瓦鲁法基斯当年希腊债务危机时当过财长,面对欧盟压力没低头,积累了不少国际经济斗争经验。他研究资本主义问题多年,指出强国政策调整往往取决于内部权力承受力。像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美国逼盟友调整汇率缓解贸易赤字,就是为维护美元霸权。瓦鲁法基斯看中美经贸摩擦,也用这套逻辑,提醒中国别低估对手韧性。他认为,美国发动关税措施是为保经济主导地位,中国要当“房间里的成年人”,坚持下去直到美方统治阶级代价太大。这观点基于他长期观察全球不平衡,强调政策转变需内部痛点到位。 美国在经贸上动作频频,今年以来特朗普上台后,先在2月对华加征10%关税,之后逐步推高,到5月一度达145%,还搞分级征收,非关键商品低点,战略品高点。这表面看是让步信号,其实玩数字游戏,整体压力不减。特朗普还说未来几周公布新方案,声称天天和中国接触,关系会好。但这背后,美国内部已乱套。股市波动大,企业供应链断裂,生产成本涨,民众生活费增加。农场主们抱怨大豆出口少,转向巴西等国采购后,美国市场空缺明显。多个州起诉联邦政策,党内议员想限总统权限。特朗普急于用对华姿态安抚国内,实质是危机公关。中国回应硬气,外交部强调美方若诚心谈,就停胁迫,别谈打两面派。中国早有准备,从特朗普上台前就布局进口多样化,稀土等关键矿产出口管制,让美军工和高科技行业发愁。 瓦鲁法基斯观点契合现实,美国转向靠内部代价累积。中国底气足,坚持核心立场,推动多边贸易。美方如果顽固,只会自伤,失业和投资流失加剧。走公平共赢路,才是正途。